全球最新:纳雍百兴:一粒麦子的富民传奇
2023-06-16 10:12:40 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老李,今年收成怎么样,打了多少袋麦子?”还未到农户家门口,尚显龙就迫不及待地大声询问起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尚显龙是纳雍县百兴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与小麦打交道。30多年的研究,让他对这一粒小小的麦子充满感情,每年麦子收割归仓后,他都要到周边农户家了解一番。

尚显龙口中的“老李”,是该镇泥奢期村种粮大户李发君。今年50多岁的李发君个头不高,身材精瘦,笑容时常挂在脸上。

检查储存小麦状况

“尚老师,你又来了啊,麦子前几天才脱粒完,全部在这里了!”李发君指着自家堂屋里整齐堆放的一袋袋麦子。说话间,他把手插进口袋,抓起一把麦子,一粒粒新麦圆润饱满,捏几颗放入口中慢慢咀嚼,齿颊留香。

随后,尚显龙和李发君坐在院坝里一起算起了收入账:今年收的麦子按4000公斤计算,市场均价每公斤10元,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纯收入有3万余元。

高兴之余,尚显龙忍不住赋诗一首——“开沟条播幅宽平,粮食安全勤作耕;麦穗金黄颗粒壮,色鲜味美誉乡城”,引得大家拍手称赞,欢快的笑声在农家小院里久久回荡。

时下,百兴镇的2.4万亩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晴好天气,行走在全镇的村村寨寨,不时会看到农户在房前屋后摊晒新麦的场景。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一粒小麦从种植到收获,并没有走完它的全部历程。

每年夏季,新麦收获后,农户会把麦子送到当地的面条加工作坊,制作成享誉省内外的“百兴面条”。从田间到餐桌,百兴镇的小麦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品牌和口碑的双重加持,让特色农产品身价倍增。

加工面条

“小麦价格在5至6元每斤,加工成面条最低要卖12元每斤,而且这里的麦子不流入市场,在当地就卖完了。”百兴镇相关负责人说。

用当地已种植60多年的“阿波阿麸”小麦品种制作的纯正麦子面条,虽然价格已卖到每公斤30元,但依然受到追捧。

“百兴面条”缘何如此受青睐?“劲道、耐煮、不浑汤,就算把煮熟的面放上一天,也不会软成面糊。煮熟的面条无需加过多佐料,拌上辣椒和猪油就很好吃。”做了30多年面条的何登相道出了“百兴面条”的特点。

今年60岁的何登相,人称“何二毛”,他开办的二毛面条加工厂是全镇大大小小80多家中的一家。他坚持用传统工艺做面条,虽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做出来的面条却依然供不应求。

走进何登相和李艳夫妇经营的面条加工厂,浓浓的麦香扑鼻而来,一排排如银丝般的面条挂满整个院子,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淡白色的光。

做面条30多年,何登相成了行家里手,磨粉、和面、压片、切条、出面……每一道工序重复了不下上千次,加多少碱水,面的湿度、硬度全凭手上经验。

检查面条的晾晒情况

“我做面讲的就是诚信,坚持用本地小麦做本地面条,所以才有那么多回头客。”何登相笑着说。

去年,不忍心父亲一直受累,何登相的大儿子何李钰辞掉了在北京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的工作,回到家乡子承父业,成了一名“面二代”。他发挥专业特长,为自家的面条设计了统一的包装,并探索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和展销的方式把“百兴面条”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去年,何登相卖出3万余公斤面条,各项收入60万余元。凭着做面条这一门手艺,何登相夫妇不仅把儿女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还盖起了二层小楼,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面香离不开好麦,“百兴面条”特点在于原料。

“我们这里种植小麦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可以追溯到1953年,还找到了一份当时县里安排小麦种植面积的佐证资料。”尚显龙说,百兴原名白泥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自古就是“粮仓”。当地群众一直保持小麦套种玉米的传统,耕作方式的延续也让最原始的“阿波阿麸”小麦品种得以在此长久留存。

晾晒面条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由来已久,但比起其他地方,百兴的小麦种植又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是小麦品种的不同。在2014年之前,老百姓一直种传统的‘阿波阿麸’品种,也就是俗称的无芒‘光头麦’,这种麦子只有在百兴种出来才好。”尚显龙说,有商家把其他地方种植的“阿波阿麸”小麦运到百兴加工面条,工艺一样,味道却天差地别,因此“阿波阿麸”小麦也就被打上了地域的烙印。

虽说品种好,但这种麦子秆高,抗倒伏性较差,在有些区域不适宜种植。2014年,百兴镇从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引进了同样品质优秀的“黔麦16”品种。经过几年的试种和推广,目前已在全镇种植1.2万亩,占了小麦种植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除了在小麦品种选育上狠下功夫,独特的气候条件也是百兴的一大优势。

“百兴海拔1400米,处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纳雍河大湖上游,受自然水润的影响形成了区域小气候。”尚显龙分析说。

此外,该镇胶泥与白泥混合且富含硒的土壤优势,成就了百兴小麦独特的优良品质。“百兴种小麦的几大优势,与赤水河流域生产酱酒的优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尚显龙笑着说。

晾晒面条

近年来,百兴镇和贵州省农科所合作,不断优化良种良法,在种植和田间管理方面不遗余力做好服务工作,让小麦产业成了百兴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以前老百姓都习惯搞套种,不仅单产上不去,而且无法使用农机收割。”尚显龙说,去年以来,通过试验示范、现场观摩等方式,动员引导群众开展小麦净种、小麦密植,亩产可以增加100公斤。

“单是今年的2.4万亩小麦,按亩产220公斤计算,可实现产值5280万元。如果做成面条,产值可提高到将近8000万元。”尚显龙又算了一笔账。

从绿色有机小麦的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的完善,农业产业的“接二连三”,让百兴镇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百兴面条”名气响当当,但这种名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却没人回答得上来。不知何时,百兴人开始把自己制作的面条分享给亲朋好友,通过口口相传、互相分享,慢慢地,“百兴面条”便有了名气。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同一品种的麦子,无论是将百兴的小麦运到外面,还是将外地的小麦运到百兴,采取同样的工艺,都做不出用百兴麦子在本地做的面条的口感和味道。

检查面条的晾晒情况

“真是怪事!”许多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料优势,产地优势,以及产能的局限性造化了“百兴面条”的稀有性,成就了“百兴面条”的唯一性。

百兴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胡磊说,全镇的土地有限,目前的种植面积已近饱和。“我们也考虑过从镇一级的层面引导开办一家面条加工厂,但是原料不够,机器运转一天就能赶上小作坊几天的量。”

谈到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思路,胡磊表示:要进一步激发群众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同时,在小麦的精深加工方面下功夫,大力规范和整顿市场乱象,保护“百兴面条”的信誉和知名度,真正将“百兴面条”打造成富民产业,把百兴小麦产业培育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我们将不断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围绕一粒小麦打造绿色全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续写百兴小麦传奇故事的新篇章。”胡磊信心满满地说。

……

一粒小麦托起一个产业。依托优质的小麦原料,“百兴面条”已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朝成名天下知”,远销香港、北京、上海等地。

晾晒面条

目前,纳雍县正在为“百兴小麦”申报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为百兴镇、曙光镇的29个行政村。据统计,两个镇种植小麦4万余亩。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一粒麦子很小,但这条产业链不仅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将人们的幸福生活紧紧串联在了一起。百兴的产业实践,趟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打造了“新样本”、创造了“新钱景”,必将在农村产业促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