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中和,绿色发展不仅需要稀土金属等特殊的金属(元素)材料,而且还要发展节约型产业经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意味着需要循环利用自然资源。
现实生活中,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电池、电脑和其他很多东西;甚至实现生产制造节能、减重、降容等方面,都离不开镨钕、镝铽等稀土金属。
因为供应格局及其价格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应该节约利用这种昂贵的资源。虽然动机不一定纯粹,但其目标及其可能的结果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比如在稀土价格上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无重稀土钕铁硼、减钕量磁铁的技术——据称有些驱动电机的应用因此欲回归至使用铁氧体材料的磁铁,另一种说法称日本企业已经成功地降低了稀土金属的比例。
但这些技术并不能广泛推广应用。毕竟元素的秉性,用则达其效、不用则无。
考虑循环利用(回收)吧。
有一条适用于回收的经验法则:回收的原材料越纯,效果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在加工稀土金属过程中形成的研磨粉尘可以简单而成功地回收。
不过,应用稀土金属元素的钕铁硼等功能材料不像钢铁那样“单纯”。
在一种材料或产品中,稀土元素像“维生素”和“味精,它起着关键而精准的作用。然而,其在多数产品中的含量非常少。
这意味着什么呢?——在多数情况下,回收不具经济性。
这种的情形很难对投资产生吸引力。同时,我们又已经意识到绿色发展、碳中和的实现过程中,循环利用(回收)的环节不可或缺。
那又该怎么办呢?——参考下述的两条原则:
(1)重要性大于经济性
(2)从规模中求效益
可能还有这样的疑问——回收过程的二次污染呢?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循环利用只有拆卸和化学或化合(熔融)这两个主要环节。我们欠缺的只是创新。